影視原理

電影製作不單單是將角色放在畫面中央就開始拍攝,因爲畫面需要呈現的不僅是一個角色的形象,還有他周遭的環境以及要傳達給觀衆的訊息。

電影是四維的空間藝術,四維空間是指除了長、寬、高等空間的性質,還要再加上時間,所形成的四個軸線,也可以直接理解為我們的現實世界。觀衆能夠在劇情的推演當中,跟隨著角色體驗他們的生活。

鏡頭角度可以想象成觀衆的眼睛來理解。觀衆透過一個個畫面來看懂故事,當鏡頭做出仰視或俯視的動作時,所帶給觀衆的心理影響都是不一樣的,還會直接影響到畫面環境的呈現,決定畫面内容的表現。

在電影當中, 每個場景都會由多個不同的景別組合在一起, 來推動劇情的演進。是因爲人眼若長時間的盯著某一個不動的畫面,很容易出現厭倦感,或是很長時間都沒改變構圖的影片,這也很折磨人的耐性。

當我們在觀賞電影時,會發現電影是由許多畫面組合在一起的。透過拍攝的每顆鏡頭,拼接在一起清楚地講述整個故事脈絡。也因此電影構成的最小單位就是鏡頭。

每次看網友推薦相機都說這台寬容度好,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又對影像有什麼影像?事實上,影響真的很大!

感光元件原來只能讀到黑白色!那為什麼會有彩色影像呢?因為1976年的拜爾先生為人類社會做了美好的貢獻:拜爾陣列(Bayer Pattern)

對錄影來說,像素(畫素)並不是追高就好,而要更重視像素密度,像素密度越低,畫質就會越好,高ISO表現也會越優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