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素(Pixel)與像素密度

2021-05-21

撰寫者:Cherry

對錄影來說,像素(畫素)並不是追高就好,而要更重視像素密度,像素密度越低,畫質就會越好,高ISO表現也會越優異。

 數位圖像中,只要是在數位硬體裡面呈現影像都是用一格一格的「像素」(Pixel)所組成,凡舉螢幕解析度、圖片、影片...,皆是由像素為單位來組成,也被稱為「畫素」。這些圖像是由橫x縱的排列方式合併而成,一個圖像由越多的像素組成,就能放得越大而不容易出現像素格,僅此而已

所以一般液晶解析度設定為1920 x 1080(約207萬畫素)的話,若在沒放大的情況下,放置2000萬像素與300萬像素的照片,效果會是一樣的;只有在印刷沖洗出來的時候,越高的像素在越大的尺寸上才不會失真。以下是列印紙張大小與像素的實際堪用的最低標準搭配:




此要再一次重複一下,像素只與輸出端的表現有關,如果你的螢幕解析度(如1920x1080)或是列印尺寸不大(只印A4),而沒有一直需要持續放大的話,搞不好200~300萬畫素就夠你使用了,根本不用到4K(3840 x 2160,約800萬),品質在理論上都是一樣的,因為你的螢幕根本無法播放出那麼多的畫素。

像素密度

因此,畫素僅僅代表了組合數位圖像的基本單位,跟一般我們所說的像素、解析度都是完全一樣的概念,但它並不等於是像質。使用更高的像素,若不是特別需要大型輸出以及不斷放大剪裁的情況下,事實上沒太大的助益,反造成儲存容量以及運算上的負擔。

至於越高的像素,若沒大面積的感光元件搭配,反而會造成畫質下降的效果,此即為「像素密度」的概念。注意喔!以理論來說,畫素越多的話,實際上畫質會下降!對的,你並沒看錯!這都是因為同樣的感光元件面積下,畫素越多,每一顆畫素就會越小!越小的話,每一顆畫素得到的光量就會變少!

詳述如下:我們知道感光元件上面佈滿了畫素格,並從這些畫素組成影像。感光元件的面積如果越大,上面每一個畫素格自然也就越大,所以每顆畫素能接收到的光也就越多,資訊量也越完整,這就是比較低的畫素密度。如果把感光元件變小了,畫素卻保持一樣,那麼每顆畫素自然就跟著變小,得到的光就變少,進而影響ISO和動態範圍表現。

高ISO表現好的機種肯定都是較大的像素格!因為較大的像素格也意味著,像素彼此之間的距離比較寬鬆,電流在中間流動比較不會互相干擾,減少了雜訊和熱躁點。

舉例來說,如果是2台有同樣面積的感光元件的機子中,左邊那台只有10 x 10 =100顆畫素;右邊有20 x 20 = 400顆畫素,每一顆就會變成有以下圖示受光面積的差距:

很明顯的,左邊較低的畫素反而每顆畫素面積較大,得到的光會比右邊的每一顆還多,因此左邊雖然畫素較低,但若在只需100個畫素的作業環境下,左邊的畫質反而會更好。

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:畫素並非越高就越好,片幅大小才是影響畫質最重要的關鍵。這個觀念也就與「畫素密度」(PPI , pixels per inch)有異曲同工之妙,它是指:每一英寸所擁有的畫素量,密度越高,表示每畫素面積就越小,每畫素所收到的光也越少。但是對錄影來說,畫素如果越少,設備卻反而能處理好每顆畫素的資訊而更能完整成像,因此片幅反而非絕對考量之處了。

  最後,我們回到錄影這個動作上,請問你,有多少人在看影片的時候會停下來把影片放大看演員的細節呢?你剪片的時候會很常特地把單張影格給放到無敵大嗎?如果沒有,那其實不用每次都開4K以上或最高解析度來錄影,因為這樣僅是多佔你的硬碟空間,還造成剪輯作業上的負擔(就是Lag啦!)

您可能也感興趣.......

電影製作不單單是將角色放在畫面中央就開始拍攝,因爲畫面需要呈現的不僅是一個角色的形象,還有他周遭的環境以及要傳達給觀衆的訊息。

電影是四維的空間藝術,四維空間是指除了長、寬、高等空間的性質,還要再加上時間,所形成的四個軸線,也可以直接理解為我們的現實世界。觀衆能夠在劇情的推演當中,跟隨著角色體驗他們的生活。

鏡頭角度可以想象成觀衆的眼睛來理解。觀衆透過一個個畫面來看懂故事,當鏡頭做出仰視或俯視的動作時,所帶給觀衆的心理影響都是不一樣的,還會直接影響到畫面環境的呈現,決定畫面内容的表現。